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李玟纪念文

原创

1、用同理心看见李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应记住李玟在舞台上的光彩夺目,也要用同理心去看到有着较多童年创伤的李玟。

正如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前研究员、七八十年代的留学生李玲瑶博士所说,“我们跟李玟几乎是同一个时代从(中国)台湾到的美国,感同身受……时代的烙印在我们的心灵上,经历过的时代,如今仍然历历在目。”

再成功的事业也无法覆盖李玟的童年逆境和青少年时期在美国的经历,她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要用同体大悲的心去看见她。

2、关爱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这写这篇文章时,一位咖啡店的主理人说,你一定要写出来,因为我在咖啡店里看到过母亲当众打儿子耳光,也看到过父亲骂孩子,还看到过愤怒得像一头狮子的母亲在撕孩子的卷子……

我知道,这只是打骂吼孩子的冰山一角。

美国有儿童保护中心,任何成年人都不能随意打骂儿童。在美国旧金山有青少年健康中心,预防、筛查和治疗童年不良经历的毒性应激的影响,足见对童年不良经历的重视。

李玟的人生结局和童年不良经历存在着强关联,存在着必然性。实际上,只要对一个人的童年不良经历有所了解,就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他/她的将来。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最想提醒父母的地方。

3、向李玟告别

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李玟的丧礼信息,李玟的丧礼及出殡仪式将于7月31日及8月1日在香港殡仪馆举办,丧礼将按佛教仪轨进行。

感恩上天赐给我们如此善良的天使!笑容迷人、歌声甜美、舞姿动人的李玟带给我们的所有美好与深刻启示,将化作精神力量永驻心田。

李玟,乘愿再来!

作者:心理咨询师,美国索菲亚大学博士候选人,美国加州整合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 | 歌手李玟轻生去世,生前饱受抑郁症困扰2、https://www.cdc.gov/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3、《人物》 | 李玟,明亮的人4、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作者Vincent J Felitti MD, FACP、Robert F Anda MD,MS、Dale Nordenberg MD等5、《深井效应》 | 娜丁.伯克.哈里斯6、《身体从未忘记》|巴塞尔.范德考克7、TED | 童年创伤怎样终生影响健康8、《南方周末》 | 李玟的另一面,“很多经历大家不可能想象到”9、《喜马拉雅》| 王蕤看当今美国Annie on America10、《一席》 | 藏寅垠 《PTSD》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