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村庄,水泥街道通村达户,创意墙绘多彩斑斓,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健身广场设备齐全,废弃坑塘变身美丽荷塘,闲置宅院变为休闲广场……如今,走进我市广大乡村,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这一切,得益于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持续开展。
近年来,我市以乡村建设为统揽,以持续整治“六乱”、开展“六清”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动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全市乡村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面貌焕然一新。
党群合力绘出环境“高颜值”
(资料图片)
7月6日,记者走进清丰县固城镇张屯村,干净整洁的街道和主题鲜明的“二十四节气”墙绘让人眼前一亮。放眼望去,主街道上每隔30米安放一个垃圾桶,保洁员张相礼正骑着装有扫把、夹子等工具的三轮车巡街。“我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打扫卫生,然后时不时在街上转转,发现垃圾就下车清理了。”张相礼说。自从村里统一安放垃圾桶后,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逐渐增强,如今他打扫卫生也明显轻松多了。
为让村里环境“净起来”,张屯村每周五组织党员干部、公益岗,对村庄内外垃圾、河道沟渠、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等点位进行集中整治,并设立胡同长、坑塘长,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推动“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该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以全域绿化为目标,对村内主干道、农村边角地、房前屋后空地、周边废弃地进行全面绿化,栽植大叶女贞、石楠、金枝国槐等树木,让整个村庄生机盎然。“你看,我们村‘两委’正对村西头的废弃土堆进行改造提升,再有20多天,那儿就建好可供群众登高望远的观景台。”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才满怀期待地说。
张屯村良好的人居环境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雨的时候,俺村再也看不见脏水污水了,特别干净。这两年,村里还建了小广场和游园,老人坐那儿唠唠嗑、聊聊天,小孩在那儿跑着玩。生活在张屯村,我感觉非常幸福。”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李艳芳感慨万千。
智能探头发挥整治“大作用”
“您已进入监控区域,请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当日,记者来到市级文明村清丰县固城镇刘张庄村,刚靠近村东头的荷塘,就听到了这样的语音提示。
“这是我们和电信公司合作安装的‘天翼云眼’,AI智能摄像头通过检测区域人员进入情况,提醒大家不要在此乱扔垃圾。”该村党支部书记刘金江介绍。这个荷塘原来是一个废弃坑塘,里面满是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周边群众生活。在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中,该村利用坑塘整治项目对其进行彻底治理,并配套建设小桥、凉亭、长廊等,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新场所。
为加强卫生管理,2022年,该村在村内重点区域安装30多个AI摄像头,借助科技力量时刻提醒村民保持村庄环境卫生。“别看探头小,它既能看又会算还会说,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控,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可发挥了“大作用”。现在,大家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没人随意倒垃圾了。”刘金江说。
真抓实干推动工作“显成效”
张屯村、刘张庄村村容村貌的变化,只是近年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以来,我市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工作,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亲自抓,市、县、乡工作专班高位推动、定期调度,实现了专班推进常态化、管理网格化;坚持全域整治提升,按照“重点突破、全线整治”的工作思路,以“净起来”为统揽,“以美起来”为目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组织县区、乡镇全面整治提升;坚持分类推进,在充分尊重乡村多样性、差异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指导,确保工作推进实事求是、整治提升卓有成效;坚持健全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全市农村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环境意识明显增强,整治方式不断丰富,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环境根基。(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樊欣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