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因父亲杨武之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29年,杨振宁便随父母北上,搬进清华园。
(相关资料图)
1933年到1937年,杨振宁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是图书馆看到Jeans的《神秘的宇宙》中译本。书中,Jeans把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和1925年的量子力学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杨振宁由此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时,他立志要拿诺贝尔奖。
16岁,高二的杨振宁以同等学力考取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杨振宁先生参加西南联大招生考试的准考证
22岁,杨振宁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也称作“杨-米尔斯场理论”。此后,规范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成为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完成实验报告论文,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宇称不守恒正式被物理学界承认。这一年,杨振宁3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曾评价道:杨先生对物理的贡献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他提出的杨振宁-米尔斯场理论,开辟了物理研究新境界,奠定了上世纪50年代后高能物理的理论基础,引发了包括特霍夫特、温伯格、维尔切克等在内的三项诺贝尔物理奖的工作;他奠基的、后来被称为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的工作,涉及了非线性可积物理模型的严格解,引起了数学物理研究的广大新领域,引发了德林菲尔德获菲尔兹奖的工作;他与李政道先生合作的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奖。
1997年,75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创办高等研究中心(即现在的高等研究院),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在这里开始了“他这辈子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情”。2003年,杨振宁和夫人正式回到清华园定居,成为清华大学全职教授。
杨振宁曾说,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圆,起点是在清华的科学馆,当时他只有7岁,父亲杨武之是清华数学系的教授;他在人生的终点又回到清华科学馆,画了一个圆。或许由此,他将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这是杨振宁重回清华园时以《归根》为题写下的诗句。“因为在物理学前沿工作多年,我想,对于清华有志于科研的学生,我是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帮他们‘指路’的。”杨振宁如此说道。
2004年,杨振宁先生给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上课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朱邦芬这样评价杨振宁的贡献:杨振宁回到清华后“画圆”的收笔之作十分出色,他所作出的贡献至少包括学术领导显著、物理研究不辍、培养出了多名杰出的青年物理学家、钻研科学史研究、发表近30篇SCI论文、出版多本专著等。
杨振宁曾在一本书的前言上说“我看不到天大亮了”。如今,他认为,今天应该可以说“我已经看见天亮”。“目前,还不敢讲‘天大亮了’,不过将来‘天大亮’是很清楚的。”他看到我国在许多科研领域开展的工作,培养出的人才,他说,“要对自己有信心”。
今年5月,杨振宁将他的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由清华图书馆接收并设立专室进行保管和展示。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评价,杨振宁先生是一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大先生”。杨先生热心延揽领军人才,积极培养青年学生,推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促进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突出贡献。
邓稼先与杨振宁
在研讨会上,杨振宁回忆起,1971年邓稼先给他的信中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说当时没有看懂这句话,50年后,他回应称,“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飒)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飒
图片: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清华物理系微信公众号等
标签: